2025年3月14日,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暨痛风性关节炎外科诊疗专家共识启动会在上海市隆重召开,作为国内痛风风湿免疫病领域的中坚力量,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代表手术医生马东坡受邀出席。
会议意义
随着痛风发病率的持续攀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负担的深远影响,痛风的诊疗策略正逐步向精细化和个体化方向发展。然而,痛风外科治疗领域仍面临药物及手术治疗推荐方案单一、不规范,以及术后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方案匮乏等挑战,亟需制定权威的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且规范的指导。
因此,本次大会整合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汇聚多学科专家,围绕痛风药物治疗、术式选择及降低术后复发联合治疗方案制定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制定一部具有权威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痛风性关节炎外科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的发布将为规范临床操作、优化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推动痛风外科治疗领域的临床与学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咖云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黄慈波教授作为本次大会主席上台致辞,对《痛风性关节炎外科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不余遗力的为痛风多学科诊疗的发展助力。
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接力刚教授<1排左2>)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肖涟波教授 <1排左4>)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黄慈波教授<1排左5>)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陈卫衡教授<1排左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 戴号教授<2排左5>)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薛愉教授<2排左6>)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戴生明教授<2排左7>)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手术医生马东坡 <2排左9>)
除此之外,我院手术医生马东坡表示,对于本次会议中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肖涟波教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戴号教授分享的《痛风性关节炎外科治疗现状及共识框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薛愉教授分享的《IL-1靶点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也收获良多。
交流碰撞
会议中,就该共识框架我院代表也在积极参与讨论。在我院接诊的痛风石手术案例中,患者王某痛风石形成8年,导致多部位痛风石,在我院为其做完痛风石手术后,其单足取出的最大的痛风石高达425克!
该案例也是河南省目前为止有记录的痛风石手术中,取出的最大的痛风石,因此,该痛风石手术过程中对于医护团队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不必多说。
会后,我院代表手术医生马东坡表示,多学科协作是痛风诊疗的关键所在,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我院也将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探讨,积极提升诊疗能力,势必通过规范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广大痛风风湿免疫病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